本次展览以周光倬跨越2946公里行程的滇西南调查路线和时间为主轴,以其在历时一年调查中拍摄的图片为主要内容,分为前言、昆明筹备、挺进大理、保山调研、途经德宏、临沧勘界、民国普洱、版纳见闻 、古道回昆、后记,以及地理学家周光倬京师求学和教书育人、结缘版纳等十二个部分,反映了86年前的腾冲、保山、临沧、孟连、景迈、勐海、景洪、普洱等滇缅边境的山川地形、自然植被、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建筑风貌、社会经济和社会风貌。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周光倬的一些日记、手绘地图、文章和信件等,在欣赏边境风貌的同时可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艰难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生长于香格里拉草甸的偏花报春花柱具有两种形态,一长一短,形成两种格局。几年前,版纳植物园科研人员发现,偏花报春中存在大量的熊蜂盗蜜现象。偏花报春进化出短花柱的花可避开盗蜜,让其帮助传粉。
长远来讲,既然盗贼的大量存在,那么偏花报春应该慢慢进化,将花柱进化为短花柱。
然而,为什么在盗蜜盛行的偏花报春中,依然还存在长花柱呢?
今年,版纳植物园新研究又发现,原来还有蚜蝇会取食长花柱的花粉,对长花柱具有维持作用。盗蜜的熊蜂和鼻颜蚜蝇的互补作用,使得偏花报春没有发生性别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