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周光倬跨越2946公里行程的滇西南调查路线和时间为主轴,以其在历时一年调查中拍摄的图片为主要内容,分为前言、昆明筹备、挺进大理、保山调研、途经德宏、临沧勘界、民国普洱、版纳见闻 、古道回昆、后记,以及地理学家周光倬京师求学和教书育人、结缘版纳等十二个部分,反映了86年前的腾冲、保山、临沧、孟连、景迈、勐海、景洪、普洱等滇缅边境的山川地形、自然植被、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建筑风貌、社会经济和社会风貌。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周光倬的一些日记、手绘地图、文章和信件等,在欣赏边境风貌的同时可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艰难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葱属植物(陈志发摄影)
多倍体在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其在多样化中的贡献一直不清楚。以往的研究多基于简化的倍性性状和较小属种的取样,忽略了多倍体频率的影响作用,且缺乏基于较大属种的深入研究。
版纳植物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韩廷申助理研究员等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合作者一起,以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葱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验证“多倍体频率是否与物种形成速率呈正相关”和“该过程是否受到生态或性状转换的影响”两个假说。

(a)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树;(b)多倍体具有高于二倍体的进化速率;(c)多倍化与生境分化呈显著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多倍体频率的支系拥有较高的物种形成速率,且该过程显著受到生态转换尤其是土壤肥力转换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种内多倍体频率及生态分化对多样化的促进作用,为多倍体的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
研究成果以Polyploidy promotes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of Allium through ecological shifts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