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周光倬跨越2946公里行程的滇西南调查路线和时间为主轴,以其在历时一年调查中拍摄的图片为主要内容,分为前言、昆明筹备、挺进大理、保山调研、途经德宏、临沧勘界、民国普洱、版纳见闻 、古道回昆、后记,以及地理学家周光倬京师求学和教书育人、结缘版纳等十二个部分,反映了86年前的腾冲、保山、临沧、孟连、景迈、勐海、景洪、普洱等滇缅边境的山川地形、自然植被、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建筑风貌、社会经济和社会风貌。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周光倬的一些日记、手绘地图、文章和信件等,在欣赏边境风貌的同时可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艰难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活动背景:在电子产品盛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少地有机会接触外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大多数孩子能说出许多歌星的名字,汽车或者武器的名字,但却不认识家乡的动植物,使得对身边的动植物和自然环境莫不关系,没有培养出孩子们的主人翁和保护情感。
鉴于此前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经有着开展环境教育的经验,我们计划针对西双版纳中学生,鼓励他们能够亲身观察身边的大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培养当地学生对动植物的热爱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借助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组资助的自然观察工具包,让西双版纳的中学生参与到家乡自然的观察活动中,活动先试点西双版纳州(包括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10所中学, 每所中学建立3个自然观察兴趣小组,开展为期6-8个月的自然观察活动。通过长时间的自然观察体验,探究这种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能否增强当地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感知和自然元素的热爱程度,进而是否促进了他们主人翁的意识而愿意做出改变保护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行为,从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考虑,为长期建设西双版纳生态文明而提供一定的活动依据。
已参加的学校:
由西双版纳州教育局相关工作人与的协调安排下,已选择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中学中选取10所中学:
景洪市4所:景洪市第一中学,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中学,景洪市勐龙镇小街中学,景洪市民族中学
勐海县3所:勐宋中学, 勐海县第三中学,勐混乡(镇)中学
勐腊县3所:易武中学, 勐腊县民族中学,勐仑中学
自然观察兴趣小组活动安排
首先请学校老师组织初中二年级2个班大约100个学生,用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程度和热爱自然动植物的兴趣。
然后介绍自然观察工具。主要介绍自然观察工具包中的工具和使用,视频教学如何制作昆虫标本要求学生做好自然观察笔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自然观察:
<1> 鸟类观察, <2> 昆虫标本制作
<3> 动植物摄影, <4> 植物种子生长观察
活动介绍完成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意愿报名参加观察自然活动。每所学校只成立3个兴趣小组,每组人数为8-10人。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小组长协助自然生物老师管理自然观察工具包。之后分发自然观察工具包和观察记录笔记,供学生自由使用。半年后再次评估学生对于自然生物多样性的感性和动植物的情趣认知是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