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以周光倬跨越2946公里行程的滇西南调查路线和时间为主轴,以其在历时一年调查中拍摄的图片为主要内容,分为前言、昆明筹备、挺进大理、保山调研、途经德宏、临沧勘界、民国普洱、版纳见闻 、古道回昆、后记,以及地理学家周光倬京师求学和教书育人、结缘版纳等十二个部分,反映了86年前的腾冲、保山、临沧、孟连、景迈、勐海、景洪、普洱等滇缅边境的山川地形、自然植被、风土人情、民族服饰、建筑风貌、社会经济和社会风貌。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周光倬的一些日记、手绘地图、文章和信件等,在欣赏边境风貌的同时可了解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艰难岁月中的家国情怀。
生物多样性日

活动名称:园主任、专家为您导游 活动简介:为传播科学思想,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理念渗透于大众,版纳植物园园主任以及相关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于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亲领您体验植物世界的奥秘。
活动时间:5月22日上午8:30-10:30参与方式:免费参与,至少提前2天预约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展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果,唤醒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自2009年起,版纳植物园在园主任陈进研究员的倡议下于每年的5月22日即“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固定开展“园主任、专家为您导游”活动。邀请植物园的专家担任科普讲解员,带领八方宾客参观植物园,讲述植物背后的生动故事。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在联合国签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充分表明了世界各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已有168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率先加入该公约的发展中国。近20年来,我国政府认真履行公约,为世界保护中国特有的生态系统、物种系统和遗传资源系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版纳植物园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研究机构。作为国家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现已收集保存热带和亚热带植物13000多种,是目前我国收集植物种类最多的植物园。面对全球急剧减少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恶劣变化,版纳植物园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即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并为此做了大量可圈可点的工作。 从对游客的走访,入园的游客对版纳植物园举办园主任和专家为他们做科普导游的活动大加称赞。他们认为,通过这个活动,不仅使他们有机会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而且从专家的科普讲解中他们也认识到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由来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从2001年起,规定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